涼爽的秋天,大家戶外運動的熱情再次被點燃,登山尤其受歡迎,但是登山也要講科學!
一、登山的注意事項
1.登山地點選擇要適宜。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登山點,以安全性為前提,盡量選擇平路行走,少爬階梯路線。
2.負重要量力而行。登山時,身體負重別超過體重的四分之一,最好使用登山杖、護膝等輔助工具,減輕負重。
3.登山時間有講究。一般選擇早飯后1小時開始登山,清晨山上露水重,溫差大,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濃度高,很容易刺激呼吸系統(tǒng),因此不建議8點之前爬山。
4.登山前要適當熱身。可用一只手輕揉膝蓋,正反旋轉膝關節(jié)各十五圈,勾腳尖做蹬腿運動。
5.注意登山姿勢。上山時,保持呼吸節(jié)奏,身體的重心向前,稍微彎腰,前只腳腳掌著地踏實后再邁另一只腳;下山時,膝關節(jié)承受壓力大,重心稍微向后,前腳掌先著地,前腳站好后,再將重心下移,側身下山,一次走一步。
6.合理安排休息。每登山40~60分鐘,休息5~10分鐘。注意不要馬上坐下,應站立一會兒再坐下。
另外,登山中要注意防曬、少量多次補水,如果中途有不適,應立即休息,并及時尋求幫助。
二、登山雖好,但不是人人都適合的, 這些人不適合登山:
1.心腦血管疾病患者
這類患者登山前先請醫(yī)生評估。即使可以,也要隨身攜帶藥品,在家人、朋友陪同下進行。如果有心絞痛、心肌梗塞病史的,建議不要登山。
2.膝關節(jié)疾病患者
登山時,膝關節(jié)磨損大、負重增加,可能會加重膝關節(jié)疾病,所以,膝關節(jié)疾病患者不適宜登山。另外,有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也不適宜登山。
3.糖尿病患者
登山能量消耗大,糖尿病患者登山時需隨身攜帶餅干、糖果,以防低血糖。另外,糖尿病患者如已有足部病變,或下肢血管病變,也不適宜登山。
4.其他
患有癲癇、眩暈癥的患者,也不適宜登山。
照顧好自己和家人,一起享受涼爽的秋天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