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潘秀瑋
本報訊 秋冬季是流感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。前幾天,80歲的潘大爺就中招了。但令潘大爺沒想到的是,發(fā)燒了好幾天,自己吃了消炎藥也一直沒好。最近一周,潘大爺還感覺自己頭痛、喉嚨痛,于是來到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(yī)院耳鼻喉科就診。令他沒想到的是,他得的竟然不是感冒。
醫(yī)生為其做了B超后,建議他去內分泌科看。潘大爺很疑惑,為啥自己發(fā)燒、頭痛、喉嚨痛要去內分泌科?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金華偉接診后,診斷老人患上了“亞急性甲狀腺炎”。
“每個月我們科都會收治好幾名和潘大爺一樣的患者,他們有的是從口腔科、耳鼻喉科轉診過來的,有的是感染科、呼吸科轉診過來的?!苯鹑A偉解釋,為啥患上“亞急性甲狀腺炎”的患者會繞一個大圈子才能找到對應科室?這要從這個疾病的特點說起。
“亞急性甲狀腺炎,簡稱亞甲炎,目前病因尚未明確,但多數患者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發(fā)病,常認為與柯薩奇病毒、EB病毒、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感染有關,初秋之后便進入該病的高發(fā)季,好發(fā)于30—50歲女性,但各年齡段都可以發(fā)病,并非男性不會中招。”金華偉介紹,人體病毒感染之后會誘發(fā)甲狀腺自身免疫變化,癥狀多出現在病毒感染后的1—3周內。特別是有鼻塞、流涕、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,會突然出現甲狀腺區(qū)腫脹、發(fā)硬,用手按壓脖子還會有明顯的疼痛感。
“由于亞甲炎的主要癥狀與感冒、咽喉炎的表現較為相似,所以很容易被誤診、漏診?!苯鹑A偉表示,有的患者還會出現牙齦腫痛、耳根放射性疼痛、頭痛、三叉神經痛、后頸部疼痛,甚至伴有反復發(fā)熱、心慌、出汗等癥狀。
需要注意的是,與甲亢、甲減、甲狀腺結節(jié)等其他甲狀腺疾病不同,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良性的自限性疾病,輕癥患者隨著甲狀腺濾泡細胞內儲存的激素釋放完畢會逐漸好轉。
“但病情比較嚴重的,若沒有經過規(guī)范治療,就可能出現高熱、乏力等癥狀,甚至會導致病情反復?!苯鹑A偉介紹。不過,他也表示,患者若確診為亞甲炎,不必過度緊張,除了及時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接受治療和藥物用足療程,要注意不要熬夜,適當休息,減少不良情緒。